資料彙整撰寫 /李天選
Poggi, Ansaldo
Poggi 波吉生於1893年6月9日,卒於1984年9月4日。他的爸爸 Ugo Poggi 是職業工匠,也是業餘製琴師,這原因使得他從小對於製琴就有興趣,18歲時他開始跟父親學習製琴。一次大戰之前,他曾在波隆納愛樂音樂學校獲得小提琴演奏的文憑,因此戰後 (1918~1920) 他以音樂為業,並偶爾幫忙爸爸的工匠生意。
1921年是他人生重要的轉捩點,他決定前往瑞士蘇黎世跟同是來自義大利的名家 Fiorini 學習製琴 (在一戰之前,波吉已經認識當時在德國慕尼黑開業的 Fiorini。離開德國前,Fiorini 曾是德國製琴師協會的主席,也是"Rieger and Fiorini"提琴行的合夥人,後因避戰禍而搬遷到瑞士。)。在老師嚴格的教導下,於1923年以一把中提琴在羅馬的國家製琴大賽獲得銀獎,並在1925、1927、1929 連三屆奪金,也因為"三金"的緣故,被大會封為榮譽製琴師 (順便也禁止他再比同一個比賽,要他將機會讓給後進)。這段時間,他的製琴風格以製作"Fiorini 流"的 Strad model 樂器為主,而跟老師一樣以內模製琴的手法,也跟當時義大利的外模製琴法主流不同。
回到義大利後,波吉自30年代中期到約1950年之間,這段時間的作品主要還是以老師 Fiorini (此人曾購置 Stradivari 留下的工具、模型、設計草圖) 的想法為依歸,但已經跟20年代"Fiorini 流"的製作風格不一樣了,個人特質比20年代明顯,琴音相當有力量,不過這段時間因為義大利國內政局跟二戰的關係,作品數量有限。1950年後,他逐漸開始著手自己的模型來製作樂器,有趣的是,這段時間他對於提琴背板製作的想法,跟 Stradivari 是相近的,但在面板跟側板的想法上,卻是大相逕庭,也跟老師 Fiorini 的製作想法差異很大;在面板邊緣、側板、襯條的製作上,他有不同以往任何名家的思維跟製作手法,獨樹一格。有人覺得他的琴是有著 Guarneri power 的 Strad model 琴,我認為,這跟他個人本身具備演奏能力,和個性、對於音色的想法跟品味有很大的關聯。
資料記載,波吉回到義大利老家開業之前,恩師 Fiorini 曾送給他一批上好的木材作為禮物,這也跟 Poggi 本人的選材品味息息相關,他的琴的木紋總是非常非常漂亮,也展現他的個性,小小一把"木製品"卻能顯露懾人氣勢。另外也有資料顯示,他可能有使用一批重建老教堂時,教會用不到的老木,因為他有些樂器經科學鑑測,木齡超過300年。他一生大約有七十年的製琴生涯,雖然早婚卻膝下無子,他認為他的作品就是他的孩子們。由於他本人能夠演奏樂器,深曉現代演奏者對於音色上的喜好與追求,喜歡他作品的音樂家有米爾斯坦 (1947年製,此琴曾出現在2012年比利時伊莉莎白皇后大賽上,首獎得主 Bararov 以此琴一路與其他各路持有18世紀歷史名琴的各國高手廝殺至決賽,最後奪下首獎)、曼紐因、大衛·歐伊斯特拉赫、亞倫·羅桑、史坦等人。
具推測他一生製作有324把小提琴,在網路上的 Poggi 愛好者網頁,已有收藏者公布一把1982年,89歲製作,編號323號的小提琴 (約1978年起,他開始在琴內標寫作品編號、製作歲數,當然還有年份。)。過世後,他的遺囑留有一把自己製作的琴、一把恩師製作的琴,捐給 Medicina 鎮。波隆納議會後來也將他的工作坊改裝為博物館,以供後人瞻仰其對義大利傳統工藝的貢獻。他的門生有現在公認義大利地位最高的 Giancarlo Guicciardi (2001年,全新琴已要價100萬台幣,如今新製品已有超過150萬台幣身價)、已逝的羅馬小提琴家 Gianpaolo Savini、Neldo Ferrari (此人的琴,目前我尚未見過)。
之後我會再寫一篇略述他的製作特色。
Poggi, Ansaldo
Poggi 波吉生於1893年6月9日,卒於1984年9月4日。他的爸爸 Ugo Poggi 是職業工匠,也是業餘製琴師,這原因使得他從小對於製琴就有興趣,18歲時他開始跟父親學習製琴。一次大戰之前,他曾在波隆納愛樂音樂學校獲得小提琴演奏的文憑,因此戰後 (1918~1920) 他以音樂為業,並偶爾幫忙爸爸的工匠生意。
1921年是他人生重要的轉捩點,他決定前往瑞士蘇黎世跟同是來自義大利的名家 Fiorini 學習製琴 (在一戰之前,波吉已經認識當時在德國慕尼黑開業的 Fiorini。離開德國前,Fiorini 曾是德國製琴師協會的主席,也是"Rieger and Fiorini"提琴行的合夥人,後因避戰禍而搬遷到瑞士。)。在老師嚴格的教導下,於1923年以一把中提琴在羅馬的國家製琴大賽獲得銀獎,並在1925、1927、1929 連三屆奪金,也因為"三金"的緣故,被大會封為榮譽製琴師 (順便也禁止他再比同一個比賽,要他將機會讓給後進)。這段時間,他的製琴風格以製作"Fiorini 流"的 Strad model 樂器為主,而跟老師一樣以內模製琴的手法,也跟當時義大利的外模製琴法主流不同。
回到義大利後,波吉自30年代中期到約1950年之間,這段時間的作品主要還是以老師 Fiorini (此人曾購置 Stradivari 留下的工具、模型、設計草圖) 的想法為依歸,但已經跟20年代"Fiorini 流"的製作風格不一樣了,個人特質比20年代明顯,琴音相當有力量,不過這段時間因為義大利國內政局跟二戰的關係,作品數量有限。1950年後,他逐漸開始著手自己的模型來製作樂器,有趣的是,這段時間他對於提琴背板製作的想法,跟 Stradivari 是相近的,但在面板跟側板的想法上,卻是大相逕庭,也跟老師 Fiorini 的製作想法差異很大;在面板邊緣、側板、襯條的製作上,他有不同以往任何名家的思維跟製作手法,獨樹一格。有人覺得他的琴是有著 Guarneri power 的 Strad model 琴,我認為,這跟他個人本身具備演奏能力,和個性、對於音色的想法跟品味有很大的關聯。
他的作品製作精美、細節精準,充滿男子漢俐落的工藝刀法與線條,擅長以 Strad model 來製琴。自1930年起,他也留有少數 Guarneri model 的作品,據推測應該有30~40把之間的數量,但此模型的琴音聲響評價不一,不若他的 Strad model 作品的評價來得穩定。我曾拉過兩把他的 Guarneri model 小提琴,一把52年、一把79年的 "ex-Kavakos";後者音量大、響,非常容易發聲,音色明亮有甜度,豐富性少了一點點,前者則是有著類似特質,但聲音......頗為空洞,缺乏層次 (也許 set up 還有調整進步的空間)。有些不喜歡波吉樂器的演奏家朋友、玩家,常跟我表示他們相當不喜歡波吉的琴音,認為他的琴只有響度沒有層次與質感。因不知道他們是否試到 Guarneri model 作品,或是 set up 的緣故?我個人比較喜歡他 1930~1950 年間的 Strad model 樂器,相當迷人,這是他第一個黃金早期。而上段提到的 1950 到 1960 年代中期的"自我發想"歲月,則是黃金成熟期。
資料記載,波吉回到義大利老家開業之前,恩師 Fiorini 曾送給他一批上好的木材作為禮物,這也跟 Poggi 本人的選材品味息息相關,他的琴的木紋總是非常非常漂亮,也展現他的個性,小小一把"木製品"卻能顯露懾人氣勢。另外也有資料顯示,他可能有使用一批重建老教堂時,教會用不到的老木,因為他有些樂器經科學鑑測,木齡超過300年。他一生大約有七十年的製琴生涯,雖然早婚卻膝下無子,他認為他的作品就是他的孩子們。由於他本人能夠演奏樂器,深曉現代演奏者對於音色上的喜好與追求,喜歡他作品的音樂家有米爾斯坦 (1947年製,此琴曾出現在2012年比利時伊莉莎白皇后大賽上,首獎得主 Bararov 以此琴一路與其他各路持有18世紀歷史名琴的各國高手廝殺至決賽,最後奪下首獎)、曼紐因、大衛·歐伊斯特拉赫、亞倫·羅桑、史坦等人。
具推測他一生製作有324把小提琴,在網路上的 Poggi 愛好者網頁,已有收藏者公布一把1982年,89歲製作,編號323號的小提琴 (約1978年起,他開始在琴內標寫作品編號、製作歲數,當然還有年份。)。過世後,他的遺囑留有一把自己製作的琴、一把恩師製作的琴,捐給 Medicina 鎮。波隆納議會後來也將他的工作坊改裝為博物館,以供後人瞻仰其對義大利傳統工藝的貢獻。他的門生有現在公認義大利地位最高的 Giancarlo Guicciardi (2001年,全新琴已要價100萬台幣,如今新製品已有超過150萬台幣身價)、已逝的羅馬小提琴家 Gianpaolo Savini、Neldo Ferrari (此人的琴,目前我尚未見過)。
之後我會再寫一篇略述他的製作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