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/8/12
各位家长,我想跟大家解释一下我在教学设计与想法上的事情,统一说明。
就是,简单说,贵子弟上课时认真,回家也都有全部按我的要求、练习标准与时间的话,进度是绝对稳定往前的。
(相关文章,见此链接)
我过往的经验是,我的学生会在第三、四年以后获得很大的进步。初学前期,我不愿意在初阶或是类似铃木那些教材上面花太多时间去k去磨,是因为……那些不是我教学系统的重点,也不是我个人的信念所在。前期,我比较着重在姿势、基础运弓、手型、发音等。乐曲或其他基本练习,我会要求到75-80分的程度就过。若你问,为何不要求100? 这就好像小学生的语文或数学考试,不是人人100即使优等生也会有考80以下的时候,但班主任还是看大伙理解差不多就翻篇了。
我认为主要的学习养分在后头,就是正规的古典曲目巴赫bach, 海顿haydn, 莫札特mozart等等,這些曲目才是小提琴学习的養分的入门。很多老师,确实可以把学生乐曲在前期就磨很细很细,大小声、弓段等等,但这不是我在初学阶段会过分琢磨的。比方说,比赛到了,下周要上台了,你音都拉不准、弓拉不直、节奏错、背不熟等问题,明显就是技术上与读谱认知上还有瑕疵,我认为能完整安全下桩即可,“”无暇“”再顾及大小声、音乐线条与所谓音乐性等细节了。
有一位非小提琴专业的老师,在经历本次小比赛后,拿我两位刚完成中央2级曲目的学生比较说,某名师的学生拉得比较好,对方老师比较会教。试问,这样比较恰当吗?别人的学生都已会换把位、会揉弦,比赛曲目是中央5级与8级的曲目[吐]。学习的时长与练习强度都不一样 (某名师的孩子是有意走上职业路的,练习强度跟上课频率都与我的学生不同),我自问无愧,真的尽心尽力了。
我让大家报名比赛,是为了锻炼上台经验与胆识,完成一个学习阶段,而不是真的为了拿奖。同龄同组的孩子,有人学了2-4年,我之前(去年11月)就说过,这种小孩子的比赛本来就不是同一个起跑线(15岁以上才是),都是比谁学的早或是天赋早发而已。但是,过了12岁,天赋是可以透过学习、努力、理解、追求来取代的。
我希望大家能理解,我一堂课就半小时~40分,也经常性加时,我对得起各位支付的学费。我也经常用休息时间回复视频作业,或是突然想到怎么练更有效,在微信又说,我真的问心无愧。别家老师的学生能拿奖,大家可以打听一下,实际上一周几堂课? 一天练多久? 一周找陪练老师多久? (前述名师的学生,跟我学生同列同组一等奖,那孩子一周三堂课、三次专业老师陪练、一天练2~3小时以上) 今年七月的这个小比赛,我自觉本人教学效率极高了,对本次赛后成绩也颇满意,每周一堂30~40分的课,学生很规律的每天练40~60分,五个孩子两位一等奖、三位二等奖。
我特别不愿意主动说要加课,因为我认为那是家长自觉的事情。我不希望家长觉得我死爱钱,每次觉得孩子还不足要向家长说必须加课前,每次我都要先说“是为了保证上台水平”。
另外,我在哈尔滨收学生以来,从没骂过学生,只有高标准的嫌弃。你们可以打听打听,其他“好成绩”的别的老师的学生是不是吼、飙骂、逼出来的。不是我不会骂人,而是我不愿意。2015以前,我对学生是极其严苛,情绪化的吼是常有的事情,但我后来发现此事无益于学生、家长、老师三方,遂改变思路。教学生已20年了,至今扔还是在摸索对学生最好的方式。
谢谢大家理解
各位家长,我想跟大家解释一下我在教学设计与想法上的事情,统一说明。
就是,简单说,贵子弟上课时认真,回家也都有全部按我的要求、练习标准与时间的话,进度是绝对稳定往前的。
(相关文章,见此链接)
我过往的经验是,我的学生会在第三、四年以后获得很大的进步。初学前期,我不愿意在初阶或是类似铃木那些教材上面花太多时间去k去磨,是因为……那些不是我教学系统的重点,也不是我个人的信念所在。前期,我比较着重在姿势、基础运弓、手型、发音等。乐曲或其他基本练习,我会要求到75-80分的程度就过。若你问,为何不要求100? 这就好像小学生的语文或数学考试,不是人人100即使优等生也会有考80以下的时候,但班主任还是看大伙理解差不多就翻篇了。
我认为主要的学习养分在后头,就是正规的古典曲目巴赫bach, 海顿haydn, 莫札特mozart等等,這些曲目才是小提琴学习的養分的入门。很多老师,确实可以把学生乐曲在前期就磨很细很细,大小声、弓段等等,但这不是我在初学阶段会过分琢磨的。比方说,比赛到了,下周要上台了,你音都拉不准、弓拉不直、节奏错、背不熟等问题,明显就是技术上与读谱认知上还有瑕疵,我认为能完整安全下桩即可,“”无暇“”再顾及大小声、音乐线条与所谓音乐性等细节了。
有一位非小提琴专业的老师,在经历本次小比赛后,拿我两位刚完成中央2级曲目的学生比较说,某名师的学生拉得比较好,对方老师比较会教。试问,这样比较恰当吗?别人的学生都已会换把位、会揉弦,比赛曲目是中央5级与8级的曲目[吐]。学习的时长与练习强度都不一样 (某名师的孩子是有意走上职业路的,练习强度跟上课频率都与我的学生不同),我自问无愧,真的尽心尽力了。
我让大家报名比赛,是为了锻炼上台经验与胆识,完成一个学习阶段,而不是真的为了拿奖。同龄同组的孩子,有人学了2-4年,我之前(去年11月)就说过,这种小孩子的比赛本来就不是同一个起跑线(15岁以上才是),都是比谁学的早或是天赋早发而已。但是,过了12岁,天赋是可以透过学习、努力、理解、追求来取代的。
我希望大家能理解,我一堂课就半小时~40分,也经常性加时,我对得起各位支付的学费。我也经常用休息时间回复视频作业,或是突然想到怎么练更有效,在微信又说,我真的问心无愧。别家老师的学生能拿奖,大家可以打听一下,实际上一周几堂课? 一天练多久? 一周找陪练老师多久? (前述名师的学生,跟我学生同列同组一等奖,那孩子一周三堂课、三次专业老师陪练、一天练2~3小时以上) 今年七月的这个小比赛,我自觉本人教学效率极高了,对本次赛后成绩也颇满意,每周一堂30~40分的课,学生很规律的每天练40~60分,五个孩子两位一等奖、三位二等奖。
我特别不愿意主动说要加课,因为我认为那是家长自觉的事情。我不希望家长觉得我死爱钱,每次觉得孩子还不足要向家长说必须加课前,每次我都要先说“是为了保证上台水平”。
另外,我在哈尔滨收学生以来,从没骂过学生,只有高标准的嫌弃。你们可以打听打听,其他“好成绩”的别的老师的学生是不是吼、飙骂、逼出来的。不是我不会骂人,而是我不愿意。2015以前,我对学生是极其严苛,情绪化的吼是常有的事情,但我后来发现此事无益于学生、家长、老师三方,遂改变思路。教学生已20年了,至今扔还是在摸索对学生最好的方式。
谢谢大家理解